湖南法治報通訊員 蔡焱
清晨的湘江河畔,河岸上出現(xiàn)了一個熟悉的身影:天心區(qū)平安創(chuàng)建協(xié)會大托鋪街道分會志愿者——楊志龍。他踩著晨露走來,手里拿著巡河記錄本,帆布包里裝著防溺水宣傳冊和拾垃圾的夾子。從晨光熹微的河岸巡查,到烈日當空的垃圾清理,再到鈴聲清脆的校園宣講,楊志龍的腳步從未停歇。他將“平安”二字揣在心里、落在腳下,用最樸實的行動,成為這片土地上最溫暖的守護者。
巡河勸阻危險,筑牢安全防線
每天清晨,當大多數(shù)人還在睡夢中時,楊志龍已穿上志愿者馬甲,開始沿江巡防工作。大托鋪街道轄區(qū)內(nèi)的湘江岸線長達數(shù)公里,是市民休閑游玩的熱門地點,但也隱藏著溺水風險?!白顡牡氖鞘罴倨陂g,孩子們放假在家,有些會偷偷來江邊玩水?!睏钪君堈f,“這時候我們的巡防頻率更高,經(jīng)常連午飯都顧不上吃。”
無論是酷暑難耐的正午,還是夜幕低垂的傍晚,楊志龍總是耐心勸阻每一個試圖野泳的居民,細心提醒帶孩子的家長注意安全。有時面對不解和抱怨,他始終以真誠和耐心化解矛盾,用溫暖的話語傳遞關(guān)懷。
“守護生命無小事”,這是楊志龍常掛在嘴邊的話。他熟悉這段江域的每一個彎道,了解每一處水深變化,記得每年溺水事故的多發(fā)點位。這份執(zhí)著堅守,讓越來越多的居民從最初的不理解轉(zhuǎn)變?yōu)橹鲃优浜?,甚至加入到巡防隊伍中?/p>
彎腰拾起文明,守護一江碧水
除了防溺水巡防,楊志龍還有一項重要工作——拾撿白色垃圾。每次巡河,他手中的鉗子和垃圾袋從不離身?!敖董h(huán)境好了,來游玩的市民心情也更舒暢?!睏钪君堈f著,熟練地用鉗子夾起一個塑料瓶,放入隨身攜帶的垃圾袋中。
在楊志龍的影響下,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保護江岸環(huán)境的行動中。在江邊散步的居民們說:“經(jīng)常看到老楊在撿垃圾,我們都不好意思亂扔了,有時還會幫著他一起撿。”這份堅持猶如細雨潤物,悄然改變著沿江居民的行為習慣。
楊志龍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著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。他那不斷俯身又挺直的身影,在湘江岸邊勾勒出一道動人的風景,也讓這片水域始終保持著最美的模樣。
宣講安全知識,培育平安意識
“防溺水最重要的就是預(yù)防?!睏钪君埐粌H守護在江邊,還走進校園,為孩子們帶去生動實用的防溺水知識。在宣講現(xiàn)場,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向?qū)W生們講解野泳的危險性,演示遇到溺水情況時如何自救和求救。
“生命只有一次,安全重于泰山?!睏钪君埑3D曋⒆觽兦宄旱难劬?,語重心長地說道。他不僅講解防溺水知識,更注重培養(yǎng)孩子們的安全意識,讓他們懂得珍惜生命、遠離危險。在他的課堂上,抽象的安全知識變得生動有趣,復(fù)雜的自救技能變得簡單易學。
楊志龍用一顆真誠的心,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安全的種子。這些種子正在生根發(fā)芽,終將長成守護生命的參天大樹。而他,依然執(zhí)著地奔走在一場又一場宣講之間,用知識和愛心守護著孩子們的平安成長。
“平安建設(shè)需要每個人的參與,我只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。”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只有日復(fù)一日的堅持。在“守江河,護平安”的日常中,楊志龍用腳步丈量責任,用行動溫暖家園,書寫著普通志愿者的擔當,也讓“平安天心”的底色更加鮮亮。
責編:張立娟
一審:張立娟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