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高想)虛假訴訟,是指行為人單獨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,采取偽造證據、虛假陳述等手段,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實,虛構民事糾紛,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,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,依照法律應當受處罰的行為。
虛假訴訟的本質在于以法律的名義行不法之事,損害司法權威和他人權益。為進一步傳遞嚴厲打擊虛假訴訟的鮮明導向,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,小編帶大家了解虛假訴訟的相關知識。
★虛假訴訟的常見情形:
在司法實踐中,虛假訴訟的表現(xiàn)存在多樣性,常發(fā)生于民間借貸、離婚糾紛、房地產權屬糾紛、股東權益糾紛等領域,具體體現(xiàn)在:
①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,捏造夫妻共同債務等民事法律關系的行為;
②涉及房屋限購、機動車配置指標調控的以物抵債案件;
③以已經資不抵債或者已經被作為被執(zhí)行人的自然人、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為被告的財產糾紛案件;
④以拆遷區(qū)劃范圍內的自然人為當事人的離婚、分家析產、繼承、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;
⑤在可能影響案外人利益的案件中,當事人之間存在近親屬關系或者關聯(lián)企業(yè)等共同利益關系的;
⑥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提出的對其不利的事實明確表示承認,且不符合常理的;
⑦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不足,但雙方當事人主動迅速達成調解協(xié)議,請求人民法院制作調解書的;
⑧當事人自愿以價格明顯不對等的財產抵付債務的;
⑧涉及馳名商標認定的案件;
⑨民事訴訟過程中存在其他異常情況的。
★民事訴訟代理人、證人、鑒定人等訴訟參與人的哪些行為會涉嫌虛假訴訟?
①訴訟代理人違規(guī)接受對方當事人或者案外人給付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,與對方當事人或者案外人惡意串通,侵害委托人合法權益的;
②故意提供虛假證據,指使、引誘他人偽造、變造證據、提供虛假證據或者隱匿、毀滅證據的;
③采取其他不正當手段干擾民事訴訟活動正常進行的。
★虛假訴訟的后果:
①對于人民法院審理查明屬于虛假訴訟的案件,原告申請撤訴的不予準許,并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15條,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。
②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第307條之一對于虛假訴訟罪規(guī)定: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,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,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處或者單處罰金;情節(jié)嚴重的,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處罰金。單位犯前款罪的,對單位判處罰金,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,依照前款的規(guī)定處罰。有第一款行為,非法占有他人財產或者逃避合法債務,又構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處罰較重的規(guī)定定罪從重處罰。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,與他人共同實施前三款行為的,從重處罰;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,依照處罰較重的規(guī)定定罪從重處罰。
③對于在提起虛假訴訟或者在虛假訴訟過程中,指使他人提供虛假的物證、書證、陳述、證言、鑒定結論等偽證,或者指使參與偽造證據的,可以按照妨害證據罪、幫助毀滅、偽造證據罪處理。
如您在工作、生活中發(fā)現(xiàn)虛假訴訟線索,可以通過來信、來訪或者撥打12368法院服務熱線等方式向人民法院反映、舉報。
責編:楊紹銀
一審:楊紹銀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